数据集中存储,所有的数据都存储在一个中心。
数据安全性要求高,数据的安全是系统正常运营的前提,一定要认真考虑系统的数据安全性。
数据增长量大,系统数据在网络完善的情况下会以更加惊人的速度增加。
数据备份及管理的工作量比较大。
鉴于系统的复杂程度,单纯依靠数据库自身的备份功能,不足以保证系统的灾难恢复能力;系统的数据量对普通的硬盘、以太网等,在容量和性能上也是一个考验;因此,我们建议采用软硬结合的方式:
软件支持各种数据备份策略和各种存储设备,可采购第三方产品。
硬件保证容量、缩短备份时间,可使用高速光纤网络(存储区域网,SAN),高速磁盘阵列(RAID),大容量磁带机(TAPE)等。:
灾难备份设计
保证业务持续性的重要手段是提高信息系统的高可靠性,需要建设一个对各种情况都可以抵御或者化解的异地的容灾系统。
容灾系统的核心就在于将灾难化解,一是保证业务数据的安全,二是保证业务的连续性。数据的安全需要保证用户数据的完整性、可靠性和一致性。数据安全是容灾系统的基础,也是容灾系统能够正常工作的保障;业务连续性是容灾系统的建设目标,它必须建立在可靠的数据备份的基础上,通过应用系统、网络系统等各种资源之间的良好协调来实现。
为了建立高可靠性的系统,如机房破坏等重大自然灾害,需要建立异地灾难备份中心,用户将本地备份的数据送到远离本地的地方保存抵御灾难。灾难发生后,按预定的数据恢复程序购置和安装备份硬件平台,恢复系统和数据即可。实现数据的异地复制,有软件方式和硬件方式两种途径。软件方式,是通过主机端软件来实现,如远程卷复制或者数据库厂家提供的远程数据备份工具来实现业务数据的远程复制。建立一个异地的数据系统,该系统是生产中心关键应用数据的一个复制。复制可以通过硬件——磁盘阵列的同步技术;也可以通过软件——远程卷镜像和数据库远程复制工具。确保在生产中心发生灾难时,生产数据在备份中心仍然可用,可以采用硬件(磁盘阵列)或软件方式来实现。
建立一个集本地、异地数据和应用容灾于一体的方案,最大限度的保证数据的一致性,容灾级别依次提高,后者以前者为基础,可以分步实施,后期保护前期投资,能够支持人工/自动容灾的方案,用户可以根据需要自由选择,是灾难备份设计方案的目标和出发点。
系统实用性设计
可维护性
本方案中选用B/S多层结构体系作为应用系统开发的核心技术,使得开发的应用系统具有非常好的维护性和功能扩展能力。
应用软件的维护和升级,只需要更新服务器中的应用程序就可以达到维护和升级的目的
可操作性
系统管理和操作将全部采用图形化交互式人机界面,具有数据处理操作简单、方便、快捷。对业务流程的处理,完全按照常规的处理习惯,充分考虑到人员的操作习惯。
多功能性
系统可向各类用户提供各种指标报表;能根据不同的要求灵活处理报表指标,提供灵活自由的、功能强大的组合查询手段和统计功能。
提供多种分析方法,如饼图、曲线图、柱图、表格等。通过数据库与Web的集成,对工作人员、管理机构提供功能强大的综合查询和统计服务及Web服务访问功能。
高效性
采用高效的服务器、功能强大的数据库系统,为各种业务提供高效率的工作能力,适应大规模数据处理的要求。
系统可扩展性设计
本方案选用多层结构体系作为系统开发的核心技术,就充分考虑到本系统的业务变化和扩展的实际情况,使得开发的应用系统具有非常好的维护性和功能扩展能力。
采用标准和通用的网络设备及协议,采用开放式的数据库平台和组件技术,采用兼容性强的电子邮件系统,确保随着平台的成长,已有的资源的有效性。
系统灵活性设计
高度的模块化设计采用高内聚、低耦合原则进行模块划分。模块间提供相应的接口,当应用系统的业务或功能要求发生变化时,可以通过简单的对相应模块的修改来实现功能扩展。
多层体系结构
多层体系结构分为客户端、应用服务器和数据库服务器。其中,客户端提供统一的用户界面,完成对用户请求的收集与结果显示;应用服务器主要是处理用户请求,实现应用系统功能;数据库服务器则是为应用服务器提供数据。基于这样的体系结构,更有利于功能扩展与修改。
系统容错性设计
系统的容错性设计是指设计软件时能够保证用户输入的正确性和对系统非法的和破坏性的输入有很强的容错能力。当用户进行正常的数据输入时,系统对输入的数据要做有效性检查和完整性检验,保证将正确的数据存入数据库,对于用户错误的输入,不但拒绝接受,而且要给出明确的错误提示,供操作者改正;对于用户输入非法的和对系统具有破坏性的数据,系统能够加以识别,并做出相应的处理,避免造成系统的死机和瘫痪。
系统快速恢复设计
在系统使用过程中,由于硬件出现故障或其它原因造成系统暂时性的中断后系统重新启动时,能够保证系统将原有的数据快速恢复,使继续运行下去。在数据库设计时,有软件自动(默认)或人工对重要的数据进行定期的备份,并做有备份日志,系统的功能中专门设计数据备份和恢复功能,使用户能够快速地自动地将数据从故障处恢复。